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中韩雕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论坛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11-15 10:57:28 编辑:

   11月14日,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成功举办了中韩雕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论坛,旨在深化国际学术交流,推动雕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北美术学院申硕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共同探讨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成馥,韩国诚信女子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程廷柱,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郑晓雄,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基础教研室主任强飞龙,湖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刘义忠,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后赵俊皓,安徽师范大学雕塑系教师罗宗勇,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助教宗贺,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甄亚雷、副院长张华,雕塑系主任穆森、副主任刘阳海、创研副主任刘庆,雕塑系教师王贝、路鹏飞,工艺美术系教师陶都罕、徐美溪、张晴等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华主持,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高文翻译。

甄亚雷代表学院致辞,向与会嘉宾和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此次论坛旨在促进中韩艺术高校之间的深度交流,为雕塑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甄院长强调,雕塑艺术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学术研究与实践创新的重要领域。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探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创新模式。

金成馥教授表示,随着艺术与科技的不断融合,雕塑学科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她提到,韩国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更加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以提升他们的学术视野与跨文化能力。金教授期待与中国艺术高校加强合作,共同构建更具国际化特色的学科发展路径。

程廷柱教授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指出,雕塑艺术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更是与媒体艺术、公共艺术以及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密切相关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程教授强调,要注重引导学生以多元化的视角看待艺术创作,以适应未来艺术领域更复杂的社会需求。


    郑晓雄、强飞龙、刘义忠、赵俊皓、罗宗勇、穆森、 刘庆、刘阳海、 宗贺、王贝、陶都罕、路鹏飞等相继发言,围绕雕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的多维主题展开深入探讨。 他们 结合各自院校的研究生培养特色,从课程设计、教学资源整合、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针对河北美术学院在申硕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

赵俊皓博士做了题为“中韩雕塑创作方法比较研究”的主题讲座。他从两国雕塑艺术的文化背景出发,分析了创作理念、材料运用和表现形式的异同点。讲座内容详实、生动,为本次论坛增添了学术亮点。

郑晓雄在赵俊皓博士的讲座后进行了补充和评议。他充分肯定了赵博士对中韩雕塑创作方法的深刻分析,并指出这一比较研究对推动两国雕塑艺术的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甄亚雷院长最后表示,学校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整合国内外资源,深化与国际高校的合作,推动雕塑与公共艺术学科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引入更多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实践项目,学院旨在为申硕工作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学院将继续以高水平学术活动为抓手,不断提升学科实力,为学校的申硕工作和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目前正处于申硕的关键时期,此次中韩雕塑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论坛的举办,恰逢其时,不仅为学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国际经验,也为研究生培养体系的优化注入了新思路。

新闻动态
首页  |   学校简介  |   专业设置  |   学术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团建设  |   招生就业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伏羲大街  邮编:050700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