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雕塑》杂志创刊30周年庆典暨学术交流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杂志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全国艺术界、文化界、教育界的领导、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纪念时刻。我院名誉院长黄兴国,雕塑专业带头人朱尚熹,党总支书记、院长甄亚雷、副院长张华,雕塑教研室创研副主任刘庆受邀参加开幕式及学术交流会。


活动现场
我院分别获《雕塑》杂志2024年度奖公共艺术大奖1项(河北美术学院公共艺术教学团队《石来运转》),公共艺术活动大奖1项(甄亚雷《2024中国·河北美术学院国际校园公共艺术创作营》),原创雕塑大奖1项(刘庆《爆炸成形雕塑实验研究》)另外,河北美术学院终身教授郭宝寨荣获“国之大匠成就奖”。

颁奖仪式现场
当日下午,“新时期中国雕塑的未来走向”学术交流会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C528报告厅举行,会议由我院雕塑专业带头人、《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主持。

朱尚熹主持专题研讨

专题研讨现场

黄兴国在专题研讨现场发言

甄亚雷在专题研讨现场发言
黄兴国、甄亚雷分别发言,黄兴国从行业发展趋势与当代雕塑创作的时代转向出发,深入剖析了当下雕塑艺术在材料创新、观念更新与公共空间语境中的多元探索。他强调,新时代的雕塑艺术应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回应社会现实与城市精神,推动艺术形态从“物质表达”向“文化建构”的转变。
甄亚雷从专业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发言,重点介绍了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课程体系优化、产教融合实践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探索成果。他指出,学院将继续以“艺术服务于生活”为导向,强化学生创新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育兼具艺术素养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雕塑人才。
此次《雕塑》杂志创刊三十周年庆典暨学术交流会,不仅回顾了中国当代雕塑发展的辉煌历程,也展望了未来雕塑艺术的创新方向。我院师生在本次盛会上取得多项重要荣誉,展示了我院在雕塑与公共艺术领域的教学成果与学术潜力。学院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继续深化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推动雕塑艺术的时代创新与社会价值转化,努力为我国当代雕塑与公共艺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嘉宾合影


获奖证书

《雕塑》杂志年度大奖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