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讲座回顾|王青春《传统美学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传承与活化》
来源:  点击次数: 次 发布时间:2024-11-01 18:10:09 编辑:

2024年11月1日,受河北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邀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建筑公共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王青春教授来校作题为《传统美学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传承与活化》的学术讲座。


本次讲座王老师“艺术为始,雕塑为先”为主旨,从中国传统审美意境的营造、建筑比例的美学设计以及自身的创作实践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路径,为现场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分享。

首先,王老师深入解读了他对“意境”这一核心理念的理解,从情感表达、空间布局和审美比例等多个层面阐释了中国古代建筑园林等层面的传统美学。他指出,中国传统美学讲究“情与景汇,意与象通”,当代艺术家在创作中应注重这种情感与空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巧妙设计将传统美学融入现代城市空间,使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在讲座中,王老师基于对传统美学的深刻理解,通过精细的案例分析,分享了他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独特探索。他介绍了如何将西方几何结构与中国写意造型有机结合,使传统意境焕发出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这种融合不仅为作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提升了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展示了现代设计在传承与创新中的和谐美。

老师特别强调了建筑比例与空间布局在营造意境中的关键作用,展示了如何通过这些设计手法实现作品的现代感与文化韵味的平衡,赋予作品一种多层次的视觉与文化体验。通过在中西艺术融合上的实验性创作,他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传统美学的活化开辟了新的可能。这种创新实践,不仅赋予作品现代美感,同时注入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让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到独特的艺术意境与视觉享受。

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王青春老师的精彩分享,不仅让学院师生对中国传统美学在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进一步推动了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融合方面的学术探索。

学术交流
首页  |   学院简介  |   专业设置  |   学术交流  |   学生工作  |   党团建设  |   招生就业  |   国际交流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新乐伏羲大街  邮编:050700

ICP备案号:冀ICP备11000893号